乌鸡?人们通常会认为就是黑色的鸡,如此望文生义,那可就是大错特错了。
泰和是中国乌鸡之乡,乌鸡的发源地。而泰和乌鸡又称乌骨鸡、武山鸡、丝羽乌骨鸡等,发祥于我国江西省泰和县武山西岩汪陂村,在我国已有2200多年的饲养历史。最早记录见于公元前206年西汉初《豫章书》中,之后《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肘后备急方》、《本草拾遗》、《食疗草本》、《本草纲目》、《千金要方》、《本草备要》等古籍医药典册中出现的“乌骨鸡”均指泰和乌鸡。
为推动泰和乌鸡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地县委、县政府将其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来抓。据泰和乌鸡产业发展中心干部李娟介绍,近年来,为掌握泰和乌鸡产业第一手资料和数据,他们深入泰和乌鸡养殖、加工企业第一线进行调研,召开座谈会。并根据企业、养殖户需求,予以资金、技术支持,力所能及地帮助企业解决一些急难愁盼问题。
在县委统战部牵线下与各大高校合作,提高了乌鸡的良种繁育水平。养殖企业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养殖管理,如智能孵化机的运用、鸡舍环境的自动控制等,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养殖质量。
同时,县财政拿出奖补资金500万元,与江西农业银行、上饶银行等合作推出授信10亿元的“白凤乌鸡贷”金融产品,引导泰和乌鸡养殖由分散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建设一批生产高效、产品安全、环境友好、管理规范的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
此外,当地还针对泰和乌鸡种业缺乏商品配套系、专门化饲料、泰和乌鸡肉质(蛋质)标准、特色产品等主要问题,投入2350万元,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展科技创新。目前,已研发出新产品3个,获得鉴定泰和乌鸡的基因图谱,制定泰和乌鸡屠宰微生物控制、加工技术规范技术企业标准2项,获得发明专利4项。
当地一系列举措让泰和乌鸡产业取得明显发展成效。今年1至11月,泰和乌鸡饲养量达920万羽,出栏量达736万羽,泰和乌鸡蛋销售量4895万枚。预计全年泰和乌鸡饲养量突破1000万羽,同比增长46.9%;出栏量达850万羽,同比增长48.8%;泰和乌鸡蛋销售量5600万枚同比增长35.7%。
泰和乌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乌鸡品种。当地建立专门的保种场、保护区,通过进行提纯复壮等工作,尽可能的阻止其品种退化和变异,确保泰和乌鸡独特的丛冠、缨头、蓝耳、胡须、丝毛、毛脚、五爪、乌骨、乌皮、乌肉的十大特征得到更好的维持。
总的来说,泰和乌鸡不仅作为泰和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更是一种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和建设,泰和乌鸡产业有望实现更大的发展和突破。
网友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