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咱们得聊聊咱安徽当涂的一样宝贝——当涂大肉面,又叫205大肉面。这面啊,可不仅仅是一碗面,它是一段历史,是一段故事,更是一份情怀。
想当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大肉面就落户在了205国道当涂段。那时候路上的跑车人多,大家伙儿跑累了,饿了,就停下来,到这面馆里,来一碗热腾腾的大肉面,那滋味,别提多美了!面条筋道,汤汁浓醇,大肉肥而不腻,吃上一口,整个人都精神了!要说这大肉面的来历,那还得追溯到唐朝。那时候,当涂县令李阳冰,看见老百姓饥寒交迫,心里头那个急啊!他就琢磨着,得想个法子,让大家伙儿暖和暖和。于是他就搭了个医棚,支起一口大锅,把猪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制成汤,再加入面条煮熟,然后连汤带面送给百姓。这一碗碗热腾腾的面,不仅暖了身子,更暖了心!从此这救命面的技艺就传承下来了,还不断改进创新,就成了今朝当涂的招牌美食——当涂大肉面!
您知道吗?这大肉面,还跟咱诗仙李白有着不解之缘呢!相传公元747年春,李白第四次游历当涂,结识了青山脚下的谷家族长谷兰馨。谷兰馨那是热情好客之人,第一次邀请李白来家中做客,那自然是精心准备了美酒佳肴。待诗仙酒足饭饱之后,上了一碗主食——大肉面。李白自小生活在四川,对大肉面的川味那是格外推崇,再加上这面条“长来长往”的寓意,更是让他心生欢喜。这一碗面不仅美味醒酒,还让他对谷兰馨更有好感了,自此两人走得更近了,每次把酒言欢啊,都少不了一碗大肉面!
后来啊这大肉面就受到了李白名气的加持,成了当地待客的首选美食。制作技艺也传承下来了,还不断改进创新。改革开放后这大肉面更是发扬光大了!205国道两侧,一家又一家当涂大肉面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起初这大肉面馆主要是放大“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的优势,销售对象是南来北往的客商和司机。渐渐地又尽显“美味精致、添头丰富”的特点,以半自助的模式征服了当地食客!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款!
要说这大肉制作起来可讲究了!要经过净、卤、炸、烩四道工序。挑选上好的猪五花肉整条放入大锅中焯水祛除杂味;再加入秘制“卤料包”、食盐、生抽一同入锅卤制入味上色;然后选用香喷喷的菜籽油将整条五花肉炸至金黄色;最后再卤制一遍软化口感。这大肉入口要软咬起来还要带劲让肉香在齿颊间充分生发!而这面条更是关键!得选择滑爽感好、面筋质含量适中、颜色淡且清的好面粉。面条得手工揉制当天的面条当天制作每天凌晨2点就得起床反复揉面再用擀面杖擀成厚薄适中的面皮用刀切成宽窄一致的面条。这筋道啊是小刀面的精华所在!
要是您有机会来当涂啊千万别忘了尝尝这当涂大肉面!那可是咱安徽当涂的一道独特美食啊!一碗面一份情一份历史的传承一份文化的韵味
网友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