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涂层及磷酸胆碱涂层的抗凝机制

抗凝的重要性  

在临床治疗中,植介入体生物材料表面和血液间的接触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凝血,进而增加血栓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因此,对植介入体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对于提高医疗器械的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市场上备受关注的抗凝血涂层,主要包括肝素涂层及磷酸胆碱(phosphoric choline)涂层。本文就这两种涂层的抗凝血机制做简单阐述。 

phpcBqb5V

凝血机制  

在讲述肝素涂层及磷酸胆碱涂层抗凝机制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凝血机制。 

植介入体进入体内后,血小板会立即在植介入体表面黏附并被激活,发生聚集和释放反应,释放的颗粒内容物会促进血栓的形成和炎症的发生,为凝血因子的活化提供磷脂结合位点,进而导致凝血系统的激活。 

肝素的抗凝血机制 

肝素的抗凝机制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肝素可以增强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的亲和力,而抗凝血酶可以让凝血酶失活,从而达到抗凝血的作用; 

其二,肝素可以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阻止血栓的进一步形成,达到抗凝血的效果; 

其三,肝素还能增强蛋白c的活性,而蛋白c是抗凝血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进而具备抗凝血效果。 

磷酸胆碱抗凝血机制 

磷酸胆碱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黏附,避免凝血因子的聚集和释放,从而阻碍凝血、阻止血栓的进一步形成。 

因此,将磷酸胆碱涂覆在多种植介入体表面,形成的磷酸胆碱涂层可以有效的防止血液在植介入体的表面凝结,从而降低血栓和感染的机率。 


上一篇:DOLOMIA重奢金珀曜影——奢华枕头的不二选择
下一篇:DOLOMIA再现重量级最高级别顶奢床垫,堪称床品中的超级白富美

网友回应